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沙校区基本建设情况简介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11-07-08浏览次数:692

 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下沙新校区经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计投〔2000〕364号、〔2000〕316号文同意批准迁扩建,校区座落于杭州经济开发区高教园区西区,规划面积1635亩,建筑面积42万M2,总投资8.6亿元,学生规模15000人。整个校区分二期建设,计划于2004年底基本建成。

通过公开向社会招标,我院下沙校区总体建筑设计方案由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中标。

下沙校区设计理念贯彻“以人为本”的原则,以整体化的建筑设计思维,自然景观设计的手法,充分利用地形条件,最大限度地创造校区绿色生态环境,采用南北、东西一大一小的“U”型路网骨架,有机地把校区南、北、东方向三个主要出入口之间的流线、大学城入口广场和学生生活区等诸要素联系起来,使校区结构具有功能区分合理,景观组织优化、交通组织顺畅的特色,教学区、活动区、学生宿舍区之间具有极大的亲和力。

校区内各组建筑空间与室外景观相互交替、穿插,虚实对比,水陆交融,形成了自由活泼、简洁明快的独特校园环境。南面校前区广场烘托的校区主大门——高科技风格、轻盈、简洁,既是校区的标志,也形成了进校园的一道风景线,显示亲切、宽容、大气、向上的情感。整个校园按功能划分为教学区、科研实验区,运动区及生活区。东、南两边有较为完整的水系作为景观,其建设充分体现“以人为本”和“数字化、现代化”的理念,追求建筑设计与自然的和谐融合,达到建筑内涵和人文精神的有机契合,努力构建现代化的学习、科研天堂。

下沙校区共有各类建筑物19幢,分四个设计标段,三个监理标段。各单体建筑分别由机械工业第二设计研究院、浙江大学设计院、浙江工业设计院、杭州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;由杭州信安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、浙江泛华工程监理公司、浙江工业大学建设工程监理公司负责监理;校区景观由浙江林学院园林设计院中标设计。

环境景观设计保持了我校“花园式学校”的传统,贯彻“以人为本”的思想;力求体现大学文化特质、风格独具、特色明显、标志突出;力争做到“春艳、夏凉、秋香、冬绿”。花、树、草品种配置合适,点线面布局开合有度;地面、空间、生态和谐统一;形成清静优美的学习环境,移步换景的休闲环境,鸟语花香的生态环境。自然景观、人文景观、建筑景观有机结合,校园、花园、庭院、绿园融为一体,形成“校在绿中、楼在林中、园在景中、人在花中”的格局。

整个校园以草地、花坛、树木、雕塑、亭廊、植物、小河、桥梁、主轴大道,曲径小路、文化广场等景观的合理设置,融林于校园,力求实现优美的育人环境和人文环境。

在省、市领导的关心和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,经过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,下沙新校区首批建筑仅用了十个月时间(2000年12月18日打下第一根桩,至2001年10月启用)。首批投入使用的建筑有:第一教学楼、学生活动中心、现代教育技术楼、北一门及相配套的室外工程和绿化等,保证了下沙校区第一批(3200余名)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。

第二批建筑工程第五教学楼、第二实验楼、第三实验楼、行政楼、综合楼、田径场及露天游泳池于2002年9月相继竣工,保证了2002年4000名新生的入学和学校由文一校区向下沙校区工作重心的转移。

二期工程,图书馆、第三、第四教学楼、第四、第五实验楼、继续教育中心、科技馆等,正在建造和准备建造。

下沙学生生活区由杭州文一后勤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筹建(学校全资公司)。浙江城建建筑设计院设计。整个生活区规划面积为148160M2,共有各类建筑物19幢,分三期建造。一、二期已建成11幢房屋,可满足8000余名学生的生活用房,三期工程今年初已启动,工期计划于9月中旬交付使用,整个生活区建成后可住学生13000名。

新校区全部建成后,将拥有近22万M2的教学、科研、实验用房,2.6万M2的图书馆,1.1万M2的学生活动中心,1.8万M2的行政用房,15万M2的学生宿舍,室内体育馆1座、标准田径场三个(其中万人看台1个),以及数十个蓝球、排球、网球场等。届时,一座功能齐全,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大学将展现在我们面前。